2025年8月1日配资网站排名,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我市5个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成功入选!
白梅习氏家训(民俗类)
——千年家训,传世瑰宝
源自东晋、成文于明初的习氏家训,以五言诗体传承着“忠孝诚信”的家族智慧。每逢清明、冬至,习氏族人都会齐聚祖地,集体诵读这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遗产。
2013年4月4日清明节,白梅习氏祭祖大典、传承习氏家训文化。习海根摄
洞村竹编(传统技艺)
——指尖上的非遗艺术
始于明末清初的竹编工艺,历经20多道工序,将普通竹子幻化成精美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。传承人李年根通过新媒体让这项古老技艺焕发新生!
展开剩余70%洞村竹编传承人李年根在抖音开直播,展示竹编技艺和产品。
水北牛皮鼓制作技艺(传统技艺)——鼓声震天,传承百年
30多道传统工序打造的牛皮鼓,音色浑厚悠远。从选材到成品,每一面鼓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,是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
谢歌美边拼装边讲解拼装时的要点,并将制鼓的实践经验一一传授给第四代传承人谢丹桂。杜建群摄
分宜药香制作技艺(传统技艺)——古法香道,养生智慧
融合中医药理论的制香工艺,精选天然香药,经古法炮制而成。不仅能安神助眠,更是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。
传承人韩燕燕在药香工作室手工碾磨中药材以制成香品。刘新节摄
观巢洋潭舞龙灯(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)——龙腾盛世,民俗盛典
起源于清朝的舞龙表演,九曲十回的龙身配合震天锣鼓,在烟花映照下演绎着最地道的民俗风情。
2021年2月24日以张连珠为首的洋潭舞龙灯队在观巢镇洋潭村举行元宵舞龙表演。刘佳琪摄
【非遗保护再上新台阶】
此次入选后,我市省级非遗项目增至17项,形成了国家级1项、省级17项、市级62项、县区级122项的四级保护体系。134位传承人正守护着这些文化瑰宝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!
来源:新余市融媒体中心
文字:记者吴倩
编辑:黄若晨校对:吴彦樾
责编:谢丹配资网站排名
发布于:北京市熊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